5月12日,卡梅伦(左)与克莱格在英国首相府前向支持者挥手致意。
5月11日,卡梅伦与妻子萨曼莎在英国首相府前向支持者挥手致意。
综合外国媒体报道,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5月11日晚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成为英国新一届首相,卡梅伦的履新同时宣告了英国工党连续13年执政的结束。
着手组建联合政府
在本月6日举行的英国议会大选中,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击败执政的工党成为英议会下院第一大党派,但由于没能获得单独组阁所需的超过半数议席,保守党转而寻求与第三大党派、尼克·克莱格领导的自由民主党合作。
在经过5天的紧张磋商后,双方终于在11日下午就联合组阁达成协议。卡梅伦随后前往白金汉宫觐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顺利获得了组阁权。数分钟后,在怀有身孕的妻子萨曼莎陪同下,43岁的卡梅伦来到伦敦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前宣誓就职,卡梅伦从而成为近200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1812年,利物浦勋爵就任英国首相时年仅42岁。
5月11日,卡梅伦(中)与妻子萨曼莎进入英国首相府。
5月11日,奥巴马在与卡梅伦通电话。
卡梅伦表示,为了英国的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他和克莱格已决定把党派之间的分歧搁置一边,共同组建“充分合作”的联合政府。“我认为只有这样(指保守党与自民党的合作)才能为英国创造一个强大、稳定、高效、廉洁的政府,而这样的政府也才是英国民众急切想要得到的。”
卡梅伦承诺,他将着手解决英国面临的财政赤字、社会问题以及重建对英国政治体制的信任等难题,并带领英国民众度过难关,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此之前,已被确定为英国副首相的克莱格曾对自民党议员说:“我们将参与组建一个新政府,更重要的是这个新政府的组织形式是全新的。我希望这个新政府的组建意味着英国政治新时代的到来。”
另据英国每日邮报网报道,联合政府重要职位的人选业已确定下来,并将于本月25日召开首次工作会议。其中,前保守党领袖威廉·黑格被确定为外交大臣、38岁的乔治·奥斯本被确定为财政大臣、利亚姆·福克斯被确定为国防大臣。作为合作条件之一,包括克莱格在内共有5名自民党成员进入内阁。
合作存在不确定性
以卡梅伦为首的新政府是二战结束以来英国的第一个联合政府,尽管卡梅伦保证在未来5年不解散议会、不组织大选,但保守党与自民党有史以来的首度合作能否持久还是个未知数。
在大选中,保守党赢得了议会下院总共650个议席中的306席,还差20席才能超过半数,加上自民党获得的57席,联合政府在议会下院能够控制的席位数也只比半数多38席。考虑到保守党和自民党内均有一定数量的“不愿合作者”,联合政府未来的提案能否在议会顺利获得通过的确是个问题。
1992年,英国保守党曾在约翰·梅杰的带领下赢得了346个议会下院席位并顺利组阁,但在梅杰执政后期众多保守党议员转而投靠了工党。1997年5月,保守党在大选中失利,梅杰被迫辞职。
2005年,布莱尔上台执政时他领导的英国工党在议会下院中赢得了391个席位,但到了2007年已有大批工党议员“变节”,使得继任首相的布朗处处碰壁,工党也最终失去了议会下院第一大党的身份。
在将来,如果卡梅伦提出的新政策不能获得全体工党议员和自民党议员的一致支持,他们的“联姻”很可能将随之终结。届时,摆在卡梅伦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领导一个“跛脚的”少数派政府或重新组织议会大选。
5月11日,卡梅伦在与奥巴马通电话。
最大挑战是财政问题
一些国际问题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英国新政府面临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但摆在其面前的最艰巨任务依然是财政预算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英国将不得不实行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公共开支缩减计划。
英国目前的财政赤字总额为890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08万亿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2%左右。保守党和自民党先前的组阁谈判似乎预示着新的预算方案将在6月底至7月初成形,大幅度缩减公共开支将不可避免。即便如此,两党在这方面的分歧依然显著,自民党提出的建议是全面缩减一切预算,而保守党在选举时曾承诺维护现有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以及海外援助计划不变。
尽管存在分歧,但也有令人乐观的方面。英国的税收改革似乎势在必行,因为无论是卡梅伦还是克莱格都同意提高个人所得税门槛,即将英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现在的6000英镑(约合人民币6.12万元)提高至1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0.12万元)。
对美关系或有微调
或许是为了突出两国之间的紧密关系,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祝贺卡梅伦成为英国新首相。奥巴马表示,他希望能于今年6月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经济首脑会议期间与卡梅伦进行会晤。此外,奥巴马还邀请卡梅伦于今年夏季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尽管如此,与英国前两任首相布朗和布莱尔相比,卡梅伦和克莱格对待美国的态度都没有那么“热烈”。虽然卡梅伦和克莱格均支持阿富汗战争,但卡梅伦曾经表示,他希望在未来5年内英国军队能够全面撤出阿富汗,而克莱格也曾说过,他对英军在阿富汗战场死亡人数的增多感到“极为不安”,这些都与奥巴马增兵阿富汗的新战略背道而驰。